伊减瘦茶叶批发市场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于曙光,1944年4月生于河北磁县,祖籍四川乐至县。别名老果生,四川乐至县人。擅长中国画、书法。曾在企业工会、部队宣传部门,中国法制报社、中国书法杂志社担任美术工作。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编辑部副主任、副编审、办公室主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研究部主任(副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副秘书长、北京古琴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书画印研究院、中国剑光书画院专家委员及中国书画名家网艺委会艺术顾问、北京鲁博书画院院长等。于曙光1962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工人,作过美工和演出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了积累了多方面的文艺才干,同时也养成了淳朴、务实的性格。1985年进入书法界的最高机关——中国书法家协会。后来当过编辑、办公室主任、研究部主任。如果他想走捷径,靠近水楼台,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他却认为求速成、走捷径、追流行虽然取得些实惠,但终难成大器,那是一种“新书奴”,而失去了自我。因此,他自称是“苦学派”。他十分重视传统,以学传统经典为立足之本。他对古代优秀碑帖几乎无所不临,“为我所用”自以为“不让古人”。他对宋四家和王羲之更是情有独钟。他研究“兰亭”成果斐然,他编著的《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界有着相当影响。他对古代经典书法花大力气打进去,临帖要细致入微,兼求形神,力求在背临的基础上与个人的爱好相结合,走创新之路。要始终贯穿着追求力感之美,点画精到之美,并追求整体效果和气息韵律之美。在书法创作中,他兼擅诸体,但重点是行书和行草书。其篆书笔画通婉不板刻,其楷书多以写经和简牍为基础,又吸收了苏轼、倪瓒等多家笔法,增加了耐看性。其行草书吸收了唐宋以来许多大家的风格,取法乎上,追求其神。其行草书作品往往气势贯通,笔力劲健,恣肆流畅,时有枯涩干渴之笔,显出老辣苍劲迹象。曙光是书家兼画家,故其作书往往是墨色变化十分丰富。这也是很难得的艺术效果。擅长中国画,兼能山水、人物、花鸟,长于小写意,风格“清劲”。主攻书法,兼能真、草、隶、篆,尤擅行书、行草书,博取诸家、借鉴诸艺、其书风“骨胜,富韵”。有著作《天下第一行书》行于世数万册,在书界有相当影响。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如《全国第二届中青展》、《全国第四届书法展》、《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大展》、《中国书法千年展》等。书法作品曾赴日本、美国等国展出。名字多为书画、篆刻词典,以及《世界名人录》等收录。于曙光自幼喜爱中国书画、篆刻,书能真、草、隶、篆,尤擅行书和行草,画长人物、山水、花鸟。他的书法博取诸家,书风人称“骨胜富韵”。其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和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重要展事。于曙光认为,书法是艺术中最独特,最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别的艺术门类均可借鉴西方,搞“中西结合”,但书法艺术却不同,它是最贴近汉语言文字的“派生物”。在于曙光看来,书法艺术的根本首先是传承,不需要刻意“创新”。在创作观念上,他对历代书家的名言名句十分留心,比如“欲书先散怀抱”、“无意于佳乃佳”、“胸有成竹”、“意在笔先”等,他将这些宝贵经验融入自己的创作。1995年在首届书圣杯书画大赛中获“国际银奖”。1998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于曙光书法展》并出版《于曙光书画》。2003年度书法论文《学习经典、创造经典》获中国文联“第三届文艺评论奖”三等奖。此后曾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武汉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香港电视台等媒体作出专题或专访。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红茶、黑茶、乌龙茶

    职务

    画家简介:潘缨,女,满族,1962年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2006年毕业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少数民族艺术专业,获博士学位,1987年至2008年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中彩画研究会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理事。1987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画廊1989年北京墨西哥驻华使馆1996年北京汉世画廊1997年伦敦中国当代画廊1998年伦敦中国当代画廊2001年东京日本美术家会馆――青罗画廊2002年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1989年“中国现代工笔画精英展”,东京永井画廊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北京中国美术馆1991年“中国画精英画家作品展”,香港大会堂1992年“现代没骨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1993年“世纪末中国画人物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展”北京军事博物馆1994年“相遇·相聚”四人展,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1995年“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女性方式”,北京首都博物馆1995年“中国女美术家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1995年“中国女艺术家作品展”,纽约世界银行总部1995年“中国实力派画家联展”,旧金山荣宝斋画廊1995年“亚洲女画家作品展”,香港大会堂1996年“现实·今天与明天”96中国现代艺术展,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1997年“来自专业”中英女画家联展,伦敦英国妇女艺术博物馆1997年“个人与社会”中国当代女艺术家作品展,芝加哥阿特米西亚画廊1998年“世纪·女性”艺术展,北京中国美术馆1998年“半边天·中国的女艺术家们”,波恩妇女博物馆1999年“99中青年工笔画家作品提名展”,深圳美术馆2001年“弦外之音·中国当代艺术”,悉尼莫斯曼艺术画廊2001年“中国现代水墨·雕塑展”,巴黎皮尔·卡丹艺术馆等2001年“融合互渗”当代中国画家十人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北京嘉德在线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成都现代美术馆2001年“与世纪同行”2001工笔重彩艺术精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2001年“百年中国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2001年“研究与超越”中国小型油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2002年“融合互渗”2002年度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湖北美术馆2002年“中国实验水墨展”,青岛美术馆,北京红门画廊等2003年“开放的时代”,北京中国美术馆2003年“念珠与笔触”,北京东京艺术工程2003年“今日中国美术”,北京世纪坛美术馆2003年“目光所及”,北京红门画廊2003年“融合互渗”,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2003年“形而上”艺术展,上海美术馆2003年“非常融合”2003年度展,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2004年“融合互渗”2005年度展,北京中国美术馆2004年“水痕墨迹”,深圳画院美术馆2004年“空洞宣言”,上海多伦美术馆2004年“融合互渗”2004年度展,北京中国美术馆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北京中国美术馆2005年“都市女性”水墨画展,北京今日美术馆2005年“中日女性艺术家特选展”,东京日中友好会馆,北京中日友好会馆2005年“融合互渗”2005年度展,北京炎黄艺术馆,深圳美术馆2005年“大河上下”中国油画回顾展2005年“非常笔墨”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北京今日美术馆2005年“学院工笔”,北京今日美术馆2005年“中国美术出版界提名中青年画家50人展”,北京今日美术馆2006年“潘缨、刘俐蕴联展”,德国爱沙芬堡久久画廊2006年“中国美术出版界提名百名画家展”,北京首都博物馆2006年“军艺,1979”北京中国美术馆2006年“今日中国美术”北京中国美术馆2007年“彤管留芳——宁、京、容著名女画家联展”北京画院美术馆2007年“学院经典”工笔画作品展,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2007年“墨缘100”,北京东区艺术中心2008年“彩色的世界”国际女艺术家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2008年“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三年展”,北京中国美术馆2008年“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2008年“全国廉政文化绘画书法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2008年“味象-澄怀”中国当代水磨邀请展,台北大象艺术空间2008年“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美术馆2009年“微观与精致”,北京中国美术馆获奖1984年〖彝村集市〗北京市美展优秀奖1985年〖海南纪行〗海军文艺创作三等奖1986年〖结伴〗首届民族大家庭美术、摄影、书法展览优秀奖1986年〖春夜〗八十年代画展优秀奖1988年〖酥油〗中国工笔画学会首届大展金叉奖1989年〖高原的风〗中国书画大奖赛二等奖1990年〖流彩〗美国西南大学国际文止戈评鉴委员会拔萃艺术家奖1991年〖彩衣〗全国第一届民族文化风情中国画大展特等奖1991年〖净土〗中国工笔画学会第二届大展优秀奖1992年〖艳阳天〗纪念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北京市美展优秀奖、全国美展铜奖1992年〖虚构1号〗尼斯国际素描水彩大展优秀作品奖1993年〖丰年〗东方杯中国画大赛二等奖1993年〖夜归〗全国中国画展览中国画艺委会优秀奖1994年〖心愿〗第一届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银奖1994年〖彝女〗中国工笔画学会第三届大展三等奖1994年〖春雨〗新铸联杯中国画、油画精品展优秀奖1995年〖背影〗〖绿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学术精诚奖1995年〖姐妹〗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铜奖1995年〖四季〗组画亚洲女画家作品展优异奖2001年〖青稞酒〗、〖酥油灯〗中国重彩画大展学术奖等收藏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中国画研究院西安美术学院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天津泰达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中国油画博物馆等出版〈潘缨画集〉荣宝斋出版社〈艺术之维·潘缨〉湖南美术出版社〈当代中国名家民族风情绘画系列丛书·潘缨画集〉朝华出版社〈重彩画技法·潘缨〉河南美术出版社〈名家画库-潘缨〉四川美术出版社《潘缨艺术创作状态》美术观点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黑茶

    职务

    画家简介:别名毕然,又名毕扬普,斋号宸华斋。满族,辽宁北镇人。擅长中国画。毕业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协会会员,兼任中国美协中国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画重点学术期刊《国画家》主编、北京美协理事、北京市青联荣誉委员、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长、常务理事等职务。荣获‘97中国画坛百杰,北京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家等称号。作品《开饭》获我国首届中国画人物画展铜奖,《魂兮归来》获全国首届中国画邀请展中国画艺委会奖,《奋勇拼搏》获第四届中国体美展二等奖。作品有《西部旧梦》、《丁香》、《青茂》、《雪域》等。作品入选中国画坛百杰展。出版有《以身许国图》、《万象之根——中国画基本原理与方法》等。毕建勋主要学术活动:1995年参加‘95中日现代水墨画交流展并获铜奖,《丁香》获中国画学术精诚奖;1997年参加全国首届中国人物画展览并获铜奖,‘97香港回归中国书画大奖赛并获银奖,第四届中国美术作品展并获银奖,获中国文联颂发的中国画坛百杰称号;1998年参加中国艺术博览会并获优秀奖,中国首届国画家学术邀请展获国画家奖;1999年参加北京市建国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并获银奖,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奖,获北京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文艺作品征集佳作奖;2000年获首届黄胄美术奖;2003年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并获银奖,获北京市中青年文艺家德艺双馨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黑茶

    职务

    画家简介:黄毅民(1950.1—)女,别名陈密密,上海人。擅长油画、插图。197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北京儿童杂志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编辑。主要作品油画《前门胡同组画》、《醒》、《响午》、《春天的记忆》等,出版儿童图书作品《世界是你的》、《教你涂颜色》、《谁当小医生》等。于80-90年代创作儿童图画书二十余本,深受出版界好评并多次获奖.98年以杰出人材拸民美国,居纽约至今。代表作《自由的紫禁城》系列(2005年曾受《纽约时报》点评)、《梦说红楼》系列、《我的纽约──激情符号》系列。美国“威廉斯卡”奖金获得者。由《美国艺术》主办,EXPOXXIV展获奖者。2005由纽约《惠特尼博物馆》主持评审“2004艺术新方向”获奖者。《汉森特尼克博物馆》2005年展获奖者。曼哈顿国家画廊小作品奖。2005年度纽约“华盛顿广场艺术奖”。作品被美国crystal基金会、美国纽艾克艺术博物馆、新加坡艺术博物馆、香港艺术博物馆及私人广为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黑茶、白茶

    职务

    画家简介:胡连江(1942—)别名云舟、沄舟,号阿蕾,阿篱,北京人。擅长中国画。原为中国歌舞团高级美术师。现为旅美华人,国家级专业画师,一级美术师,中国江都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艺术顾问,沄舟画廊艺术总监。作品入选全国美展,作品作为国礼赠予外国元首。出版有《胡连江画集》、《胡连江画选》、《现代人体装饰画》、《胡连江风景画集》、《胡连江花鸟画集》等画册专著。入选《中国美术家选集》、《当代中国名家书画宝鉴》、《二十世纪中国书画名匠集》、《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珍品》等多部画集.多幅作品曾作为国礼由中央文化部赠予外国元首及知名人士,并被博物馆收藏。曾在日本东京西武荣宝斋连年举办个人画展并在香港、台湾、新加坡、法国、加拿大等地举办过画展。曾在北京及国际拍卖会上创拍卖增值高记录。曾荣获国际《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1999年《世界书画艺术名人证书》、1998《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证书》1998荣誉称号。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红茶、绿茶、黑茶

    职务

    画家简介:陶尚义(1930.7—)别名陶宝良,江苏无锡人。擅长书籍装帧设计、人物画,插图,师从顾炳鑫。1960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统计系。196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研究班。历任江苏省无锡市人民保险公司美术设计、解放军总后勤部后勤科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北京市海淀区文化馆美术组干部、北京出版社美术编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美术编辑,美术副编审,现任书目文献出版社美术编辑、副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有油画《炉火正红》、《曙光―怀念周总理》(1978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1979年1月8日《北京日报》发表,1994年参加中国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系列大展,并获优赏奖,1996年入选《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连环画《铁树开花》(1976年北京出版社出版),插图小说《曹雪芹初游圆明园》、《宋宫十八朝演义》(100幅)、《百战奇略》(50幅)、《历代智慧故事》(20幅)、《对联故事选》(25幅)、《京都叫卖图》(58幅)等。装帧设计《石评梅作品集》、《西洋文学通论》等入选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黑茶、白茶

    职务

    画家简介:蒋采凡(1936.1—)女,河南洛阳人。擅长中国画、连环画、动画。1959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曾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北京电影学院实验中心动画实验室主任,副教授。作品有工笔重彩画《僳僳族姑娘》、《公孙大娘》、《哥们儿》等。连环画《守株待兔》、《技苗助长》、《叶公好龙》、《无底洞》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黑茶

    职务

    画家简介:刘汉(1932.8—)广东中山人。擅长中国画、连环画。1949年参军。1952年任中南军区防空兵文化处美术员。1955年后为职业画家。1984年后任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第二中国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代中国水墨联盟秘书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作品有连环画《红色风暴》、《黑山阻击战》、《红旗谱》等,中国画《天女散花》、《女娲补天》、《拓荒牛》等。近十年来曾在国内7次举办个人画展,1985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曾发表《线节奏与中国画革新》、《创造与继承的颠倒》、《拾回来你失落的明慧》等数篇专论文章。祖籍中山沙溪,1932年出生于广州。祖父刘思复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之一、上世纪初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曾有过筹划用土制炸弹暗杀清水师提督李准的壮举;父亲刘石心在大革命时代当过进步刊物《劳动者》的编辑。家庭的影响赋予他天生的叛逆精神,而他在此后穷毕生精力在中国画走向方面的探求,更使他获得了惊世骇俗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的成果。刘汉从小喜欢画画,因为祖父和父亲的关系,他从小就认识高剑父、徐悲鸿等画坛的前辈宗师,而且过从甚密。有趣的是,他却从没有把这些大师视为偶像,一心想的只是绘画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画。解放战争期间,刘汉参加了两广纵队的文工团宣传队,从外地回到了老家中山,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忘掉了画画。当在中山北部的潭州地区工作时,他曾画过一组连环画,以揭露恶霸地主的压榨农民血汗。由于工作太忙,这些画画好后就搁在一边,连自己也忘记放在哪里了。直到某个雷电交加的日子,当他又一次经过潭洲时,发现这些连环画竟被别人放大了画在村中的墙壁上。看到自己的涂鸦之作成了宣传革命的武器,令他从此对画画产生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50年代初,他从部队转业后,决定投考美院,却没有想到前路会是这样的坎坷。三次投考三次落榜。说也难以令人置信。十分不服气的他,就在此后数年间,凭着为梁斌的著名长篇小说《红旗谱》所作的插画,一举名扬天下,最后竟成了美院学生的范本!从50年代后期起,刘汉开始将精力投向中国画走向的研究上来。曾亲身经历和参与解放战争的刘汉,很希望自己拥有一种大气魄来反映大时代的变革。然而,在随后的“文革”年间,他不但不能继续从事绘画和研究,为了生活,还不得不去放下画笔当了建筑小工。等到文革结束,文化部恢复成立书画创作组(中国美术研究院前身)时,刘汉被邀请到书画创作组研究中国画的革新,并在80年代初首次将他的探索之作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画展,引起了轰动,被观众赞誉为具有“拨动心弦,激情的涡流掀翻展所的顶篷”的力度。他自己也郑重地将此视为“二十世纪文化的宏观探索”。可惜,由于这类课题很难成为商品卖钱,应之者寥寥。没有人愿接就自己来。自认理论基础薄弱的刘汉,前后花了十年时间,将中国画的历史,以及中西医学的碰撞、《孙子兵法》,还有中国体育腾飞等许多不同类别却具有内在关联的材料有机揉合,融会贯通,于1995年在《江苏画刊》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上帝的青睐》。他在论文中宣称:“世界上古老民族里面,中国人有点特别,她站立不起来便罢,一旦昂然站起,就命定要遭际世纪的机遇,承受额外的负荷……谁叫他们身受上帝的青睐。”接着,他在对东西方的异同作出实事求是的比较后指出,“发扬中国宏观而锻造中西思维两优做出互补,可以兴中华,可以旺欧洲,可以昌世界”。他的理论像一个重磅炸弹,终于引起了学术界及美术界的关注。为了向年青一代讲授自己的观点,刘汉提出,希望能到中央民族学院教学,但是,由于他论点的新颖与急进,令墨守成规者难以接受,所以,他进学院教书的事几经反复,总是落实不了。有见及此,吴作人等著名画家为此事联名上书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胡耀邦收到信后,指示当时的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办理。由于中央领导的亲自过问,刘汉才得以在1984-1990年期间在中央民族学院教书,他开设的理论课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刘汉认为,应该而且可以用传统的中国画线条来表现中国人的铮铮铁骨。他创作于80年代的《拓荒牛》、巨幅制作《来复枪洞穿我的胸膛》、《昆仑我的脊梁》,以及反映广州三元里百姓痛打英国侵略军,揭开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序幕的《牛栏岗大雨滂沱》等实践这一理论的画作,都曾名噪一时,具有罕见的豪雄与“野性”,十分引人注目,当然也颇招争议。刘汉曾于90年代末回到家乡中山举办画展。2004年6月,在应邀回中山参加文化名人推广月活动时,身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现代中国画水墨联盟秘书长、中国美协会员的刘汉在座谈会上的发言语惊四座。他说:“现代人都在崇尚西方文化,其实西方文化也有垃圾;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时,以为传统文化都是垃圾,结果是泼脏水连孩子也一齐泼出去。这些做法显然是不对的。”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黑茶、其他茶

    职务

    画家简介:杨春晖(1930.5—)四川宜宾长宁县铜锣乡人。擅长中国画。195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历任美术教员、《兰州日报》、《甘肃日报》美编,《农民日报》美术组长。作品有木刻《炼油厂的早晨》、《炼铁炉火冲云霄》、《安装发电机》、《峡谷欢闹》,年画《五泉山》、《永不褪色》、《山乡新貌》,宣传画《庆祝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周年!》,中国画《大利加草原》、《高洁》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黑茶

    职务

    画家简介:于名川(1940.4—)山东烟台人。擅长中国画、水彩画。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2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曾任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美术编辑、设计,邮电部邮票发行局室展科科长,人民美术出版社期刊丛刊编辑室主任并创办《中国艺术》,兼任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常务副主任。作品有《夜港》、《百子图》,《周恩来逝世一周年》获全国首日封最佳设计奖、《中国艺术》获全国书刊封面设计三等奖。编著有《胡一川画集》、《捐赠画集》、《全国美术院校报考指南》等。出版有《名川艺术作品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黑茶、花果茶

    职务

发布茶叶品牌信息